您现在的位置: >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 政府信息公开 > 计划规划 > 工作计划
wwwbet36500032010年度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12-01-04  来源: wwwbet3650003

2010年度工作总结

  一、理念先行,负重奋进,“十一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矛盾最突出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发挥作用最大、成效最明显的五年,更是理念创新、自我超越、全面发展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服务保障亚运会、大部制改革等艰巨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悉心指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富民优先,民生为重”总政策,全面落实“惠民66条”和“补充17条”,在新老问题交织、机遇挑战并存、任务异常艰巨、人员编制极其紧缺的情况下,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十一五”时期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突出表现为“四大突破,三个提升”:

  (一)统筹城乡就业体系取得重大突破,创建创业型城市跨入新阶段。

  一是率先开展统筹城乡就业,为稳定全国就业形势做出突出贡献。“十一五”期间,我市着力构建大就业格局,率先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建立了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了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失业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劳动者统一管理、统一登记、统一服务。五年来我市累计新增就业341.6万人,比“十五”期间增加94万人,增加37.96%;失业人员再就业96.6万人,比“十五”期间增加16.8%;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5%以下;年均培训和转移本市农村劳动力均超6万人。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巨大压力,从容应对重重考验,逆势求进、危中抢机,大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2009年新增就业72.45万人,分别占全省和全国新增就业人数的2/5强和1/15强,为稳定全国就业形势做出重大贡献。2010年我市就业工作再创佳绩,新增就业人数达97万人,位居五个国家中心城市第一,当之无愧地发挥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

  二是深入开展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出色完成“双转移”任务。构建了具有广州特色的办学投入多渠道、主体多元化、模式多样化、等级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和市场化的素质就业培训体系,实现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全免费;大力开展“三贴近”(即贴近劳动力市场需求、贴近失业人员素质能力、贴近促进劳动者就业再就业需要)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共培训劳动者156.5万人次,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5万人次;2008年6月实施“双转移”战略以来,累计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17.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1.6万人,新吸纳粤东西北地区农村劳动力32.65万人,劳动力转移工作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考核为“优秀”。

  三是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创业促就业发挥突出作用。在全国首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模式,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点帮扶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农村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五年来共帮扶33万困难群众实现再就业,完善了具有广州特色的就业再就业援助激励机制。创立和持续推进“春林苑”系列创业促就业品牌,实现由创办肠粉小吃店到运营5000吨运输船、由带动8人就业到带动106人就业的质的飞跃;加强创业促就业工作,我市被确定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2010年顺利通过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第一阶段考评。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创业园区74个,创业(孵化)基地建筑面积约18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6901户,创业带动就业近3.2万人。

  (二)共享普惠型社保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我市跨入“全民社保”新时代。

  一是攻坚克难,覆盖面实现历史性跨越。“十一五”期间,按照张广宁书记“一定要想方设法解决好广州市老百姓的社会保障问题”的指示,全面实施“整体扩面、系统调待、均衡共享、精细服务”工作部署,加快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特别是从2006年7月开始,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惠民66条”及“补充17条”决策部署,连续出台实施了“农转居”人员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外来工参加生育保险办法等30多项较为重大、惠及民生的社保新政策、新举措,并解决了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足人员等多个群体历史遗留的社保问题。以前所未有的胆略和气魄,克服种种困难和阻碍,一举实现了养老、医疗保障政策城乡全覆盖(含新农合),在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建设共享普惠型社会保险体系上,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和历史性跨越,成为我市深得人心的民生工程之一。2010年底,广州市社会保险五险参保人数达2081.9万人次,同比增加225.2万人次,比“十五”期末的958.7万人次增加了1123.2万人次,翻了一番。其中养老保险484.5万人,增加228万人;失业保险336万人,增加101.9万人;医疗保险678.4万人,增加469.8万人;工伤保险375万人,增加206.7万人;生育保险208万人,增加116.8万人。截至2010年,全市已有93万名农村居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35周岁以上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87%。换句话说,五年间社会保险的新增参保人数超过了前二十年的总和。

  二是共享成果,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实现了持续的大幅度提升。2010年,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2229元,在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水平最高,比“十五”期末增长124.25%;失业保险金为每月880元,比“十五”期末增长60.58%;“十一五”期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城镇职工由每年26万元逐步提高到42万元,城镇居民由每年8万元逐步提高到13万元,统筹基金总体平均支付率由67%提高到83%,仅去年就减轻参保人医疗费用负担8%以上;工伤残疾退休金月人均2525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3.2%;工伤伤残补偿金、伤残生活护理费、工亡待遇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待遇大幅度提高,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达22.68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62.46%;人均生育保险待遇已近1.6万元,为全国最高。

  三是勇于超越,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急剧扩面的同时,全速提升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实现市级统筹,解决了搁置多年的提高统筹层次问题。医疗保险实现异地安置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费用,市医保局先后与海南省、成都市、佛山市医保部门签订了参保人异地就医协议、费用结算协议,惠及参保人群6.8万人,实现了参保人广佛同城、跨省跨市直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目标。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健全社会保险促进就业机制,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缴费比例等措施,两年来累计为28万家参保企业和375.6万名参保人减轻负担95.5亿元,审核发放297家企业援企稳岗补贴4.6亿元,对支持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保经办机构通过开展优质服务、精细服务、快捷服务、便利服务、网办服务,得到群众广泛认同,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到2010年,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达80.9%,比“十五”期末提高20个百分点。

  (三)人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端引领战略迈出新步伐。

  一是服务发展,人才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市提出建设人才创业之都的目标,按照“引高控低”原则实施人才准入制度和人才引进直接申报制度,加快引进人才,大规模培养人才,人才建设实现质和量的新突破。截至2010年,我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为231万人,技能人才为165万人,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三位。“十一五”期间,人才年均增长率为15%,已超过同一时期GDP11.5%的平均增幅,居5个国家中心城市第一,人才总量增幅适应和引领了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高端引领,人才层次显著提升。出台《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及10个配套政策文件,加大对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目前广州地区两院院士6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79人,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广州医学院呼吸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获得首届南粤功勋奖,广州大学周福霖院士获得首届南粤创新奖,广州地区获得奖项占全省一半;2010年我市批准设立13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创历史新高,全市博士后工作站及分站达55家,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70人,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77.4%和75%;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目前在穗留学回国人员超过2.9万人,留学人员创办科技企业1720多家,广州地区已有3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十一五”时期每年来穗工作的海外专家达10万人次,占全国的15%。广州开发区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正式批准为第二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0年大力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评定出首批6名创新领军人才。

  三是改革创新,技能人才建设率先发展。率先在全国开展企业技师考评工作,率先在全国推出技师、高级技师社会化考评办法,率先在全国实行技师特殊认证和技师转系列认证办法,广州市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被国家确认为“广州模式”向全国推广。实施积极的培训鉴定资助政策,“十一五”期间共投入1.2亿元用于培训鉴定资助。全面推进实施“273”工程(即实施“调结构、抓质量、促发展”和“走出去、引进来”两大战略,重构“教学、管理、保障、信息、实训、安全和招生就业”七大平台,打造“高技能人才、中小企业研发和创业培训孵化”三大基地),促进了技工教育大发展。五年来共培养高技能人才33.8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28%。2010年我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正式启动。反映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在规模迅速扩大、质量迅速提升的明显标志是,我市一改多年在省和部技能大赛中从未获得金牌的困窘局面,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18枚金牌,占全省金牌总数三分之一强,位列首位,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数控大赛上我市又获三枚金牌。顺利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技工学校调整与改革,建立了与我市支柱产业发展相协调的集教育、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现代技工教育新体系,目前我市技校在校生规模达11.6万人,是“十五”期末的1.8倍,居五个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四是双轮驱动,人才服务持续拓展。实施“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的人才服务发展策略,坚持市场配置原则,开拓公共服务新领域,建立了具有广州特色的市场配置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人才服务模式。目前广州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937家,比“十五”期末增长了30.1%,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南方人才市场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人才服务机构,一批世界一流国际猎头公司进驻广州开展人才服务业务。加大人才公共就业服务力度,“十一五”期间共引进人才3万人。在全国率先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和首创“政府购买服务”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新模式,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准就业”见习制度,5年来共接收32万名高校毕业生,为19万名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提供了约60万人次的公共就业服务。推进职称服务均等化,将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职称工作的服务范围,强化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和外来务工人员职称工作。

  (四)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管理机制激发新活力。

  一是公务员制度逐步健全。大力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完成了全市7.3万名公务员的登记和职务确定工作,政府系统共501个事业单位获准成为参照管理单位。颁布了全国第一个规范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的政府规章——《广州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试行规定》。坚持依法、公平、公开、科学考录公务员,五年来共有29万人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共录用7661人。加大从基层选拔公务员力度,近年来新录用公务员中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超过1/3。在全国率先推行公务员培训积分制管理制度,推出网络大学堂,建立现代培训新模式,受到国家公务员局的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全市公务员参加培训和网络学习达231.8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7.8倍。

  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艰难破冰。率先在全省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个数和人数均达到95%,居全省首位。率先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目前已完成岗位设置方案审核单位3579家,约占全市总数的95%,完成岗位设置数14.5万个,约占全市总数90%。率先推行公开招聘制度,自2006年实施以来全市共约20多万人参加了公开招聘,聘用近3万人。开展大规模继续教育,“十一五”期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达160.5万人次,其中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551”工程共开展培训项目4682个,培训专业技术人才47.67万人次,为预定目标的4.8倍。

  三是军转安置制度不断创新。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解决了接收军转干部所需的编制职数等问题,得到中央军委首长和省委汪洋书记的高度赞扬。2010年我市出台关于接收军转干部首次任职规定和重新明确团级干部职务安排的规定,安置质量明显提高。五年来实际接收安置军转干部(不含师职)5352人,管理服务自主择业军转干部760人,安置总量和团职人员安置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一直名列第一。积极妥善安置随军家属就业,5年来安置了2490人,位列全国前列。

  (五)监督调处力度持续加大,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程度稳步提升。

  一是强化监督,协调劳动关系体制机制建设有长足发展。针对劳动关系领域一度严重存在的拖欠工资和严重超时加班等违法违规问题,主动集中全局力量开展声势浩大的“金秋行动”,以及“春风行动”、“金霆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执法监察检查行动,对劳动关系突出问题主动出击、及时化解,扭转了劳动关系状况一度不断恶化的态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迅速组织开展百家企业调研,确保了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市劳动关系总体稳定,维护了社会基准面的和谐稳定。针对劳资纠纷矛盾多发和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下大力气破解困局和难题,进一步加强预防处置劳资纠纷矛盾的组织领导和预防处置队伍建设,全市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从“十五”期末的166人增加到219人,增长31.9%;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队伍从无到有,全市800多名劳监协管员配备、充实到173个街、镇,为确保全市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163个街(镇),2529个村(居)组建了基层劳动关系协调组织,确保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守法和谐(A)、诚信和谐(AA)、全面和谐(AAA)”劳动关系评价体系,广州开发区被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称号。

  二是注重维权,农民工权益有较充分保障。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出台农民工(外来工)积分制入户办法,为农民工进城和户籍制度改革启动了新的探索。出台并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取得重大突破,至2010年,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共缴交工资支付保证金6.4亿元。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对71.6万户用人单位实施了劳动保障监察,责令用人单位与113万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为140.5万名劳动者补办社会保险手续,为52.7万名职工追回工资、押金等14.6亿元。

  三是力保稳定,维权维稳工作有积极进展。“十一五”期间,各级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在人少案多、任务繁重情况下,通过加班加点和改进方法、提高效率,按照“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原则,共处理24.1万宗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涉案标的30.95亿元,2010年结案率达98%,有效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有效遏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大井喷”态势。“十一五”期间共办理来信来访近50万件,是“十五”期间的3.7倍。

  (六)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做出不懈努力,劳动者工资收入稳步提升。

  一是调整规范,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了公务员津贴补贴;确定了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试行了事业单位津贴总量管理制度;全面完成了义务教育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收入水平与公务员工资水平基本相当。

  二是协调指导,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工作。大力强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调研,采取鲜明的立场和明确的态度引导企业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构建职工工资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协调增长机制。大力推进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到目前全市已组建工会的大中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60.6%;公布了3450个工种的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以及不同行业、学历、技能水平和就业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引导企业建立工资指导线实施方案制度。

  三是适度增长,工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城镇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49519元(2010年数据统计局尚未公布),比“十五”期末增长44.3%。2010年我市首次在省公布标准的基础上适当上调广州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月,比“十五”期末增加了60.82%,年均增长12.16%,超过了同时期GDP11.5%的年均增幅。

  (七)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保障亚运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全面落实专项人才保障任务。加快引进培养亚运紧缺急需人才,开展系列“亚运人才直通车”专场招聘活动;从2010年度新录用公务员中抽调300多名公务员派往各亚运场馆挂职锻炼;在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广州亚运知识”全员培训,组织学习达5.1万人次;制定实施“亚运人才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共有65家单位成为亚运人才战略合作伙伴。

  二是全面营造和谐稳定的赛时环境。开展亚运“和风行动”,确保劳动关系整体稳定。全面部署开展劳资关系不稳定因素排查,排查企业近10万家;推进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工作,开设劳动争议仲裁快速处理欠薪逃匿绿色通道;制发因政府临时性行政管制措施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产的工资支付标准。2010年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处理3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388宗,同比下降6.5%;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1018宗,同比下降26.9%。重点抓好信访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工作,处理信访举报投诉事项共11.1万人次。

  三是全面完成场馆运行和文明观众的组织保障工作。顺利完成亚残运会市政府系统文明观众观赛工作,共组织全市53个单位27664人次参加了27个比赛场次的观赛工作,并选派25位处级领导干部参与观赛的组织、监督工作。同时充分调动全局干部职工观赛积极性,组织本局系统31个单位4800名志愿者参加了志愿服务,13638人次参加了30个比赛场次的观赛活动,形成了服务保障亚运、文明观赛的良好氛围,在市政府系统中带了好头,起到了表率作用。

  “十一五”时期,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政治保证。我们积极开展了机关服务年活动、深化服务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实施了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推进珠三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合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务公开,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新闻宣传、发展规划、考核评价、综治维稳、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对口援助、双到扶贫等工作。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和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2011年工作计划

  新的五年,是事业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实现大踏步发展的五年,也是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在“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确立了许多发展理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找准定位、服务发展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在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人才优先发展的大局和“富民优先,民生为重”的总政策下谋划工作,科学安排,合理布局,才能赢得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形成工作推进整体合力。二是坚持理念先行、率先突破是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必须对科学发展观真学习、真领会、真实践,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五年来,我们在统筹就业、社保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率先突破,不断攻坚克难,开创性提出了破解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三是坚持抢抓机遇、敢想会干是占领事业制高点的必由之路。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定信心,化危为机,化压力为动力,在困难中求发展、谋转机;敢想会干,许多工作逆势而上,呈现了许多新的气象。我们利用金融危机和双转移形成的倒逼机制,主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海外人才的集聚和战略储备;我们抓住服务保障亚运的契机,加大劳动关系调处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民生17条”的制度实施与落实,更是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敢想与会干实干苦干相结合的突出范例。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是构建幸福广州的本质要求。围绕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执政为民理念,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强化以民生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我们出思路、做决策、定政策,顶住了重重压力、克服了各种困难,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自觉地为群众解忧愁、谋福祉,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五是坚持勇于担当、负重前行是争当排头兵的强大动力。五年来,我们面对的是社会矛盾凸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服务保障亚运、实施机构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多重压力,在巨大压力和困难面前,我们坚持直面矛盾、勇于担当,发挥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敢于坚持、百折不挠,化解压力、排除阻力,不断增创事业发展新优势,主要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六是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是推进工作的根本方法。我们牢牢抓住主要矛盾,重点难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集中优势兵力围绕重大目标和重大活动打歼灭战,带动其他面上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呈现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既花大力气认真研究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不忘解决长期积累的历史矛盾;我们既注重面上问题的解决,又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积极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经验极为重要,理念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陈国副市长的亲自组织指挥,离不开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配合,离不开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所有为广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上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审时度势,科学谋划,推动“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创新发展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拼搏,广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正步入以改善民生为主线,以人才发展为优先的科学发展轨道。展望“十二五”时期,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但更有难得机遇。

  (一)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党和国家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绝佳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成功举办、创造新生活、建设幸福广州,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内涵发展带来机遇;同时自身发展诸多深层次矛盾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又提出了新挑战。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着力整合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落实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全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成智慧广州、低碳广州、幸福广州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支撑。

  着力突出五大发展目标:

  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进一步健全大就业工作格局,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跨区域共享,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以上,年度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健全共享普惠型社保体系。进一步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地位相一致、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全民共享普惠、具有较高均等化程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到2015年底,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达到2700万人次。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提前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达到95%,城乡老年居民社区管理率达到50%以上。

  建设国际人才港。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为重点,加强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我市人才竞争与发展比较优势。到2015年,人才资源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才总量达283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26万人,人才贡献率达到38%。

  初步形成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统筹协调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关系,以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为原则,努力形成分配秩序规范、分配关系合理、分配差距得到有效控制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工资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形成良性互动,使劳动者收入随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入增长、物价水平变化、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等因素变化而逐步提升。到2015年,全市已建立工会的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制率达到80%,国企和集体企业覆盖面达到100%。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集体合同覆盖率达到90%,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企业和行业100%成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劳动争议处理更加迅速有效。市、区(县级市)实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当期结案率达到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结案率达到60%。

  三、开拓进取,主动作为,确保201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201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对于推动我市后亚运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构建幸福广州至关重要。2011年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眼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突出一个中心,着力三个重点,完善三大体系(即突出就业这个中心,着力人才优先、社会保障、和谐劳动关系三个重点,完善收入分配、人事管理和事业发展支撑三大体系),实施充分就业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更加注重促就业、扩保障、强人才、调分配、构和谐,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建设智慧广州、低碳广州、幸福广州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撑。

  2011年,全市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70%以上,失业转就业18万人以上;全市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70%以上;创业带动就业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验收标准;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新增30家就业见习示范基地,组织5000人参加就业见习活动;本市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5万人。全市参加各项社会保险人数合计净增82万人次,提前实现省政府提出的新农保三年全覆盖目标。大专以上人才资源总量达248万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达15.3万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9%;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为28.6%;公务员培训参训率达100%,培训积分完成率达95%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达到50万人次。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当期结案率达到95%以上。

  围绕以上总体要求,要着力抓好“七个加快”、实现“七个发展”:

  (一)加快构建充分就业体系,实现促进就业工作率先发展。

  1、坚持构建大就业格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第一目标,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充分就业体系,健全投入和保障机制,整合优化整体服务和保障效能,形成统一规范、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强大、基础牢固、支持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把扩大和稳定就业作为各级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全面梳理和调整我市现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的政策,形成“扶持对象重点突出、扶持标准吸引力加大、扶持效果更加明显”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

  2、坚持稳定和扩大就业并重,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适应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全力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贯彻落实《广州市职业技能培训券管理暂行办法》,积极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券管理制度。试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训活动,建立具有广州特色的创业实训服务平台,鼓励各区、县级市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家政服务行业发展,重点打造星级家政服务项目。研究拟定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统筹办法,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组织开展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

  3、坚持深化三类人群就业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一是深化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联手高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送岗上门”,以创建就业见习服务平台为抓手开展就业见习活动。二是深化推进“双转移”工作。扩大劳务交流合作区域,重点发展技能型劳务合作项目,引导输出地和企业建立就业、培训一体化的劳务合作关系。推广远程见工等网络招聘方式,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评工作。三是深化推进就业困难人员“双到双零”工作。即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村为推手,实现“就业服务进家到户,就业岗位进街到村”目标;以举办社区小型招聘会为抓手,全面推行“零距离就业”和“零距离服务”新路径。四是深化就业岗位开发工作。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更加注重开发就业岗位,建立重大项目重大投资带动就业机制,鼓励企业更多地吸纳劳动者就业,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

  4、坚持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完成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任务。继续以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验收工作为核心,做好六个“一”:举办一次“创业明星”评选活动,开展一次创业基地专项服务活动,制作一部创业宣传片,征集一百个创业项目,组织一万人参加创业培训,组织一百场创业指导进社区和校园。抓紧制定创业援助鼓励政策、完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规划政策。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0万元,激发创业人员创业激情和民营经济活力,吸引各类人才来穗创业,提高创业服务市场化水平和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5、坚持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政策法规、服务标准、行政许可、执法队伍等四“统一”,统筹就业和人才公共服务。二是加快落实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区(县级市)、街(镇)、村(居)就业服务机构的基层平台作用。健全完善公益性岗位申报制度,组织开展好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服务月、招聘进社区等活动,鼓励劳动者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三是加快建设就业服务信息化。加快建立具有广州特色的失业预测预警和就业景气系统,利用就业景气系统来预测就业和失业情况。

  (二)加快构建共享普惠型社会保险体系,实现社会保险全面发展。

  1、继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尽快调整完善我市社会保险政策规定,认真做好社会保险法实施的准备工作;加快推进我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调整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年金,加快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大力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广佛同城医保合作、珠三角地区异地就医合作、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异地就医合作;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强劳动能力鉴定监督管理;加快研究制定工伤预防实施项目管理办法;加快推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促进农民工及其家庭融入社会能力建设”项目的“工伤保险部分”实施,探索并建立我市工伤及职业病高风险行业职工工伤预防性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测的长效机制。

  2、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更为科学的扩面机制,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实现新农保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快推进解决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等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农转居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参加医保工作,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全面落实“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体系工作;加快研究制定和规范公务员(含参公单位人员)和财政核拨(补)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伤保险参保办法和管理制度。

  3、继续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做好2011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确保春节前发放到位;继续调整提高农转居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研究建立新农保待遇水平的调整机制;根据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医疗保险待遇,选择部分指定病种或诊疗项目实行单病种(项目)医疗费用结算试点。

  4、继续加强社保基金监管。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内控、监督、审计方面的制度建设;通过开展社保基金支付使用专项检查,加大社保基金的现场监督力度;通过安装使用“金保工程-社保基金监管”应用软件,实现对本市社保基金收支、结余情况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分析,提高非现场基金监督能力,确保社保基金的完整安全。

  5、继续提升社保经办能力建设。积极实施社保经办“服务下沉、管理上移”,为参保对象提供就近、便捷、高效的社保经办服务;加快建立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体系,推进社保经办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快推进区、县级市社保业务档案数字化工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广佛同城化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建立医疗保险参保人在珠三角等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体系和工作机制;利用档案影像信息化管理系统,探索建立医疗保险零星医疗费用报销稽查预警机制;完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保险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基层退管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退管服务模式;加快推进退管服务三支队伍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省级示范点、市4A级达标单位建设,积极探索推进城乡老年居民社会化服务工作,到2011年底我市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达83%以上。

  (三)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现人才优先发展。

  1、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及10个配套政策文件,加快吸引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做好高层次人才认定和资助工作,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抓紧推进“121人才梯队工程”,启动第二、三梯队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建立与“121人才梯队工程”相衔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梯队人才选拔培养制度。探索实施“专家服务企业行动计划”,为高新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创新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梯队培养机制,开展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评选工作;建立完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评估制度,搭建企业博士后工作国内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学术休假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家园,搭建高层次人才交流互动平台。

  2、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培训试点工作,全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职业技能开发评价基地。开展“广州市突出贡献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做好参加2011年世界技能大赛有关项目集训工作,并推荐广州选手参赛。继续推进技工院校“273”工程,实施“稳规模、调结构、转方式、促质量”策略,着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小型企业研发和创业培训孵化三大基地。加快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推进我市技工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高端引领、内涵发展,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3、大力推进海外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万名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筹建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站,组织参加赴美国招聘高层次人才活动。评审和创建广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完善广州市外国专家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完成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海外)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设,落实我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及时安排各项资助配套资金。大力推广引进国外智力的优秀成果,促进我市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招才引智。鼓励国外我紧缺高层次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穗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进一步规范在穗外国专家管理,实施岗前培训、任职考核等制度。加强出国境培训报批管理,积极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师、高技能人才出国境培训。

  4、大力推进党政机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全力配合做好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后总结表彰工作,切实做好亚组委人员赛后分流安置工作。全面启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知识全员培训,采用“集中面授、名家论坛、网络学习”等方式促进公务员知识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启动新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推进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继续教育网络公需课培训。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训试点工作,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岗位能力培训。积极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继续完善量化评审、面试答辩等评价方式方法。强化非公组织职称服务工作。加强广佛肇职称工作合作,实现评委会评委库专家数据共享。

  5、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制定发展人才服务业的政策意见,把人才服务业纳入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争取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对人才服务业的扶持,对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政策扶持。推动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立项启动。加强人力资源服务诚信建设、服务规范制定和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工作。

  (四)加快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实现广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健全农民工管理服务体系,强化市、区(县级市)、街(镇)、村(居)四级流动人员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开展广州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表彰活动,营造全社会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良好氛围。落实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业务人员政策培训,加快积分制入户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入户指标任务。

  2、进一步健全和谐劳动关系协调体系。建立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城市的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和谐劳动关系评价体系标准,健全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加快基层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建设,推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区(县级市)、街(镇)、村(居)三级劳动关系协调组织网络建设,把矛盾解决在第一线。

  3、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加大日常巡查、举报专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力度;加大预防和处理劳资纠纷的合力,建立新闻媒体曝光制度,完善企业诚信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力度,逐步建立起管理科学、运作规范、运转高效、信息互通共享的新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监管体系,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劳资纠纷预警能力。完善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逐步实现劳动监察机构向街镇延伸。

  4、进一步抓好矛盾调处工作。突出抓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员队伍建设,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案例分析会、以开庭带训等方式提高仲裁业务水平;贯彻《广州市人事争议调解办法》,继续探索和规范案前调解机制,以非诉方式化解纠纷。整合信访工作力量,建立健全规范有序平稳的信访维稳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多渠道的信访调解体系,打造信访调解机制立体网络,加强与司法、公安、工会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预防和调处信访的横向合力;依托街道、镇信访维稳综治中心等工作平台,形成推动区域性信访调解的纵向合力。

  (五)加快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衡发展。

  1、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抓紧推进全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方针,推进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

  2、完善公务员工资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探索研究公务员职级与津补贴挂钩的办法,配合国家和省开展地区附加津贴专题研究,逐步建立津贴补贴水平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消费水平等因素确定的调控机制。

  3、全面建立企业职工收入合理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保障机制,及时开展企业新一轮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特别是重点加大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力度。推进工资指导线制度化、法制化,测算并颁布我市201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调查发布制度,开展多工种及重点行业工资调查工作,提高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加强非竞争性企业工资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

  (六)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才强市战略创新发展。

  1、抓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一是深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做好聘用制度与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衔接,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二是深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考试考核巡查机制,积极构建人社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公信度。三是深化事业单位聘后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合同管理,抓好聘用合同续签,加强事业单位聘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抓好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是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制度,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二是完善公务员跨区域任职交流制度,根据广佛、广州西宁公务员管理交流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公务员交流任职工作,完成我市粤港两地公务员交流工作计划及对口援疆公务员交流工作。三是研究探索规范我市机关聘任人员问题及申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具体操作办法,为今后实施公务员分类管理打好工作基础。四是做好已完成机构改革单位的职位设置等工作,完善政府系统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职位设置工作。

  3、继续创新军转安置和随军家属安置工作。一是探索建立军转干部安置工作责任制,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加大对接收单位主要领导问责力度。二是进一步改善分配办法,加强指令性安置力度,探索对团职人员和政策照顾人员的指令性安置做法;探讨在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和系统按考核考试成绩排名竞选职位的安置办法。三是探索货币安置随军随调家属办法,减轻计划安置压力。四是完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工作,争取建立区、县级市自主择业管理机构。

  (七)加快推进能力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1、更加注重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结合《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大力推进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整合、修改或制定工作。组织开展《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和《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组织开展对《广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办法》、《广州市人才流动管理规定》、《广州市鼓励留学人员来穗工作规定》、《广州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规定》、《广州市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若干规定》和《广州市关于对职工伤、病劳动能力鉴定暂行办法》等6部市政府规章、27部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和100部本局规范性文件的制订、修改和完善。

  2、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全面落实“能力建设年”各项任务。一是加强基层公共服务队伍建设。鼓励通过公开招聘、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吸纳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公共服务队伍。二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保经办基层平台基础建设,争取资金对基础平台服务场地、设施、工作经费的支持,提升基础平台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以电子政务为抓手,全面推进全系统信息化建设,通过业务整合、应用整合、流程整合、资源整合、门户整合,深入推动“服务向下延伸、数据向上集中”,提升电子政务系统的公共服务功能。加强人才资源信息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启动广州人才“智慧云”工程。

  3、更加注重自身建设。切实利用大部制改革契机,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职能融合整合、强化合力、规范秩序,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积极作为的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牢固树立求真务实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加强基础管理和统计分析评估工作,切实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积极向上、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树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4、更加注重五年规划实施工作。做好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颁布后的组织实施工作,开好头,起好步,研究具体落实方案,推动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各区、县级市也要抓紧编制实施好本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工作,并注重与全市规划的衔接。

TOP】【内容纠错】【打印本页】【收藏本页】【关闭窗口